年轻人也可能发生严重心脏事件,关键是哪些“主食”悄悄埋下炸弹?
第一是高度精制碳水食品,包括白面包、糖精饼干和速食面。
这类食物快速升糖,反复刺激胰岛素分泌,造成胰岛素抵抗并加速脂肪合成。
研究显示:每日摄入超过300克精制碳水者,其冠心病发病率比低摄入者高出45%,而患病年龄平均提前7年。
盘案里这个年轻人自称早餐常喝甜豆浆配油条和速食面,这并不是偶尔而是每日。
这种高血糖刺激会在肝脏和脂肪组织触发复杂信息素释放,让血管内皮细胞异常活跃,易黏附炎症细胞,形成早期斑块。
研究中含精碳食者其C反应蛋白(CRP)平均高出1.8mg/L、血小板聚集活性高30%。
这些都在心脏科不容易立刻发现,却慢慢腐蚀年轻人动脉从根上变硬。
接着讲第二样“主食杀机”——高频率油炸零食被当正餐,经常在宵夜配汽水吃过多炸鸡、薯条、薯片。
这些食物含有高量反式脂肪酸和丙烯酰胺类氧化变性产物。
这类物质会在体内迅速进入血管壁并堆积,形成微小氧化斑,对端粒酶起反常抑制作用,使细胞加速衰老。
科学团队对年轻志愿者进行监督喂食,结果连续吃两周含反式脂肪酸超过5g/天者,其血管内皮依赖扩张功能下降17%,而和年龄相仿的健康组下降仅5%。
说明这些物质能快速损坏血管功能。
那个28岁小伙长期以零食当宵夜,自认运动量够,结果血管在“自以为没事”的环境里被慢慢摧毁。
第三样主食雷区,是高果糖玉米糖浆饮料很多人当加餐。
虽然认知普及,但年轻人群体仍然每天至少喝一两瓶。
高果糖糖浆会以快速方式被肝脏代谢,却在过程中产生过量脂肪小滴并造成脂肪肝,而脂肪肝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。
一个覆盖8000人的流行病调查指出,非醉酒性脂肪肝者其心梗风险比无脂肪肝者提高67%。
更少人知道的是高果糖还能扰乱肾-心代谢轴,让肾上腺素皮质醇释放节律错位,使夜间血压不下,增加夜间小血管压力。
这个机制在年轻人群体尤少被提及,但对心脏影响真实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