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是身体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,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。日常饮水不足会增加痛风、泌尿系统感染、肾结石、便秘、肥胖等疾病风险。
当身体处于缺水状态时,大脑的正常功能会受到显著影响,甚至让人出现类似 “变傻” 的表现。

首先,缺水会影响大脑的神经信号传递。大脑细胞的活动依赖于水来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和电解质平衡,一旦水分不足,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效率会大幅下降。这会直接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,比如在工作或学习时,原本能轻松跟进的内容变得模糊,容易走神,反应速度也会变慢,就像大脑被 “卡住” 了一样。
其次,缺水会影响大脑的能量供应。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是葡萄糖,而葡萄糖的代谢需要水的参与。当身体缺水时,葡萄糖的分解和运输受阻,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能量,就会出现思维迟钝、记忆力下降的情况。比如,明明刚记住的事情转眼就忘,或者在思考问题时,原本清晰的思路变得混乱,难以形成完整的逻辑。

另外,缺水还可能引发情绪上的波动,间接影响认知能力。研究发现,轻度脱水就会让人产生焦虑、烦躁等负面情绪,而这些情绪会干扰大脑的理性思考。在这种状态下,人可能会做出冲动的决定,或者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出现偏差,给人一种 “变傻” 的错觉。
更严重的是,长期缺水会导致大脑结构发生改变。有实验表明,长期处于缺水状态的动物,其大脑海马体(与记忆和学习相关的区域)会出现萎缩,这意味着大脑的长期记忆和学习能力会受到永久性的损伤。

为了避免缺水对大脑造成影响,我们应该养成定时补水的习惯。一般来说,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 1500-2000 毫升的水,在高温环境下或进行剧烈运动时,还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。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,因为当口渴感出现时,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了。
总之,身体缺水并非小事,它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大脑功能,让我们的认知能力、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下降,出现看似 “变傻” 的表现。及时补水,才能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