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后虽早晚渐凉,但 “秋老虎” 仍在,加上气候逐渐干燥,人体易出现 “秋燥” 症状 —— 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、皮肤干涩、大便干结,部分人还会因余热未散伴随 “火气”,如牙龈肿痛、口腔溃疡等。中医认为 “秋属金,对应肺脏”,秋燥易伤肺,此时选择应季蔬果调理,既能清热降火,又能润肺生津,帮身体平稳度过季节交替期。
润肺除燥首选:5 种 “润喉补水” 蔬果
1. 梨:“天然润肺剂”
梨性寒味甘,有生津止渴、润肺化痰的功效,是应对秋燥的 “经典食材”。生吃梨能缓解口干舌燥,若觉得寒凉,可将梨去核后加冰糖、川贝蒸食,或与银耳、百合一起煮成汤羹,既能减弱寒性,又能增强润肺效果,尤其适合秋季咳嗽、咽喉不适人群。需注意,脾胃虚寒、容易腹泻者不宜过量生吃,建议加热后食用。
2. 银耳:“平民燕窝”
银耳性平味甘,虽属菌类却常被当作 “蔬果搭档”,其富含植物胶质,能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,帮皮肤锁住水分,改善秋季皮肤干燥、干咳少痰的问题。日常可煮 “银耳莲子羹”,搭配红枣、枸杞增加甜味,无需额外加糖也能口感清甜;也可将银耳撕成小块,与梨、苹果一起煮水喝,润燥效果加倍,且性质温和,老人小孩都适合。
3. 莲藕:“地下雪梨”
立秋后正是莲藕上市的旺季,生藕性寒,能清热生津、凉血止血,适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、流鼻血;熟藕性温,可健脾开胃、润肺补肺,适合脾胃虚弱者。生吃时可将莲藕切成薄片,用醋凉拌,清爽解腻;熟吃则推荐 “莲藕排骨汤”,莲藕炖至软糯,既能吸收肉香,又能释放自身的清甜,喝一碗暖身又润燥,还能补充蛋白质。


4. 百合:“润肺安神菜”
百合性微寒味甘,不仅能润肺止咳,还能清心安神,适合秋季因燥气影响睡眠、情绪烦躁的人群。新鲜百合可清炒,搭配西芹、腰果,口感脆嫩,清热又爽口;也可与大米、小米一起熬粥,加入少许冰糖,晨起喝一碗,既能滋润肠胃,又能缓解秋燥带来的疲劳感。
5. 柚子:“秋季黄金果”
柚子性寒味甘酸,富含维生素 C 和水分,能生津止渴、润肺化痰,还能帮助消化,缓解秋季因饮食油腻导致的 “火气”。吃柚子时可直接剥瓣食用,也可将柚子肉与蜂蜜一起熬成柚子茶,冷藏后饮用,酸甜可口,既能降火气,又能滋润咽喉,尤其适合经常用嗓的人群。


清热降火必吃:3 种 “解燥小能手”
1. 冬瓜:“清热第一菜”
冬瓜性寒味甘淡,含水量高达 96%,能清热利水、生津止渴,帮身体排出多余热气和水分,缓解秋燥引起的小便黄、口干等问题。冬瓜做法多样,可做成 “冬瓜海带汤”,清淡解暑;也可清炒冬瓜片,搭配少许虾皮提鲜,低脂又营养,适合秋季控制体重的人群。
2. 苦瓜:“降火冠军”
苦瓜性寒味苦,虽口感微苦,却是清热降火的 “利器”,能清热解毒、明目解毒,缓解秋季因 “火气” 导致的牙龈肿痛、口腔溃疡。怕苦的人可先将苦瓜切片,用盐水浸泡 10 分钟,去除部分苦味,再与鸡蛋同炒,做成 “苦瓜炒蛋”,苦中带香,既能降火,又能补充蛋白质;也可将苦瓜榨汁,加入少许蜂蜜调味,直接饮用,清热效果更强。


3. 火龙果:“润肠降火果”
火龙果性凉味甘,富含膳食纤维和花青素,能清热降火、润肠通便,改善秋季因秋燥导致的大便干结、便秘问题。火龙果可直接切块食用,也可与酸奶一起打成奶昔,酸甜顺滑,既能补充益生菌,又能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排出体内毒素,让身体更清爽。
立秋后吃蔬果降 “火” 除燥,需注意 “适量” 和 “对症”—— 体质偏寒、容易腹泻者,应少吃梨、苦瓜等寒性蔬果,或搭配生姜、红枣等温性食材一起食用;而体质偏热、易上火者,可适当多吃清热类蔬果,但也不宜过量,避免损伤脾胃。只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,才能让蔬果发挥最佳的润燥效果,帮身体平稳适应秋季气候。